按照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管理要求,现将2018年度绩效目标自评报告公示如下:
一、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
2018年度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下达就业创业补助资金306,596万元,其中:中央 242,896万元,省级63,700万元。2018年确定的绩效目标为:通过落实职业培训补贴、职业技能鉴定补贴、社会保险补贴、公益性岗位补贴、就业见习补贴、求职创业补贴、就业创业服务补助、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等补助政策,努力实现全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。其中,重要评价指标有: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、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2万人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5%以内。该目标已列入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,并提请省政府分解到各地。
二、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
(一)资金投入情况。
1.筹集情况。全省共筹集就业创业补助资金353,318万元,其中:中央财政转移支付242,896万元,同比增加31,682万元;省财政安排63,700万元,与上年持平;市县财政安排41,430万元,同比增加2,131万元;利息收入1,492万元,其他收入3,800万元。
2.支出情况。全省共支出395,198万元,较2018年增长13.76%。其中:公益性岗位补贴149273万元,同比增加18992万元,占37.77%;社会保险补贴108691万元,同比增加7427万元,占27.5%;职业培训补贴60936万元,同比增加9755万元,占15.42%;技能鉴定补贴、高技能人才培训补助和就业创业服务补助26193万元,同比增加3300万元,占6.63%;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和求职创业补贴12,351万元,同比增加5,970万元,占3.13%;其它就业补助支出37,753万元,同比增加2,305万元,占9.55%。
3.结余情况。2018年全省累计支出大于收入,当期结余为-41,879万元。年末滚存结余59625万元,减幅41.41%。
4.资金使用特点。一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全省筹集总量增加;二是支出创历史新高;三是年末滚存结余大幅减少,但地区分布不平衡。
(二)绩效目标完成情况。
1、基本情况。各市(州)县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,狠抓政策落实,充分发挥补助资金效益,年初确定的所有绩效目标均超额完成,全省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,稳中向好。2018年,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7.09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5.99%,创历史新高;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1.56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3.46%;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.15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5.82%;共帮助5453名2015级民族地区“9+3”学生实现就业,初次就业率98.61%,超额完成省委、省政府确定的95%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;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.47%,降至多年来低位;促进9643名大学生创业;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27.3万人,实现劳务总收入4011.8亿元。2018年,全省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共119.01万人次,其中:职业培训补贴56.83万人次、社会保险补贴21.98万人次、公益性岗位补贴19.76万人次、职业技能鉴定补贴11.78万人次、求职创业补贴7.73万人次、就业见习补贴0.62万人次。
2、主要工作。2018年,省委、省政府将“就业促进”纳入十项民生工程之首,将城镇新增就业、失业人员再就业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、城镇登记失业率、高校毕业生就业等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市(州)政府。我省出台了《四川省贯彻国务院〈“十三五”促进就业规划〉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》,延续、扩展、深化积极就业政策。各地大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,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,统筹做好大学生、农民工、去产能职工、贫困家庭劳动力、退役军人、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。
一是大力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,开展能力提升、创业引领、校园精准服务、就业帮扶、权益保护五大行动,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十大渠道,落实六大制度保障,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。2018年,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背景下,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.67%,实现稳中有升。二是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月、春风行动、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,扎实做好农民工、去产能职工、退役军人、残疾人、贫困家庭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障工作,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2018年,举办了四川省首届退役运动员专场招聘会,取得良好社会反响。三是坚持“数据向上集中、服务向下延伸”“最多跑一次”目标,创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。在乐山开展试点,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,采用云技术、大数据进行业务流程再造,优化升级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,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协同、内网外网联通、数据共享开放的“互联网+就业”公共服务体系,实现群众“少填表、少交证、少跑路、少盖章”。
三、综合评价结论
(一)项目决策依据充分。
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分配主要按因素分配和项目分配两种方式进行。其中,因素分配主要考虑基础因素,自身努力程度,当年重点工作。项目分配主要考虑国家级、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、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(孵化基地)建设数量。最后,对支撑能力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部分市县予以适当扣减,向深度贫困地区、结构调整任务重、去产能职工人数多的重点地区倾斜,实现市县总体保障能力基本均衡,保障重点困难地区就业稳定。
(二)项目管理制度健全。
财政厅、人社厅及市县财政、人社部门根据中央相关政策法规,结合实际,制定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,对补助资金的申报、审核、拨付、监管、公示等进行规范。各市县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是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,负责补助资金的申报受理、审核、公示、拨付,人社部门、财政部门共同对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。
(三)项目社会效益显著。
该项目的实施,为大学生、农民工、去产能职工、贫困家庭劳动力、退役军人、残疾人等重点群体,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、公益性岗位安置和灵活就业社保补贴,启蒙大学生的创业意识,并提供初始创业支持和导师指导,为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、实现新增就业、帮助困难人员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资金保障,圆满完成了省委、省政府确定的2018年就业促进民生工程目标任务,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,社会效益显著。
四、存在问题
(一)资金结余不平衡。
去年,通过“削峰填谷”、督查通报、专题会议部署等方式,督促指导各地狠抓政策落实,加快资金使用进度,努力消化资金结余,成效明显。但是,地区间还存在结余不平衡的现象,部分地区资金压力大。
(二)资金使用进度不均衡。
全省多数市县社保补贴、岗位补贴、培训补贴是按季度或半年审核拨付一次,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甚至实行年终一次性拨付,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量资金集中到年底支付,导致年内资金支出进度不均衡。
(三)绩效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。
就业创业补助资金支出范围广、项目多,涉及群体多、人数多,不仅有职业培训补贴、求职创业补贴等促进性支出,还有社保补贴、岗位补贴等保障性支出。近年来,一些市县对补助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,但效果不理想,亟待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。
五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(一)加大资金投入。
2018年以来,国务院印发了稳就业39号文件,人社部、财政部出台了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46号文件,资金支出项目进一步扩大,资金需求量进一步增加,资金压力也进一步加大。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国家继续加大对我省就业补助资金的投入力度,确保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全面落实。
(二)加大资金调剂力度。
继续坚持“削峰填谷”,对资金结余大、使用进度慢、使用效益差的地区调减额度,对政策落实好、资金使用效果好的地区给予奖补,进一步均衡化解结余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。加强工作指导,对重点结余地区深入查找结余形成原因,指导市县提出有效化解结余的时间表、路线图,积极、稳妥、合规地推动消化结余资金。
(三)加强资金安全监管。
从2019年开始,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,力争用3年时间,实现对21个市(州)的全覆盖,全面了解掌握各地资金管理使用情况,认真查找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,消除阻碍资金顺畅支出障碍,强化政策精准性和风险防控。同时,指导各地抓好资金管理办法落地落实,进一步规范资金申报、审核、支出程序,加强日常监督检查,管好用好资金,确保资金安全。
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
2019年4月19日